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主动将“社会大课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衔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医学素养,播撒医学火种,培养伟大医学事业接班人。今年会官方app在线科普基地、华西妇幼科教探索科普基地、今年会官方app在线医学模拟中心积极用好一流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盘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于2023年7月17日-20日,成功举办第一届“Spark-暑期科普活动周”系列公益科普活动。
上好生命“必修课”,急救科普护健康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要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提高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其中关于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的个人倡导性指标要求居民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为上好生命“必修课”,提升儿童安全风险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Spark-暑期科普活动周将急救科普贯穿活动始终。从首日的“救在身边”-现场急救技能普及培训,到融入每日主题的急救医学体验站,医学模拟中心的老师向孩子们耐心讲授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AED使用等知识并手把手指导技能练习,引导大家树立“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互助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省、市两级科普基地,今年会官方app在线医学模拟中心推行急救科普从娃娃抓起,在针对儿童的不同主题科普教育活动中入手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既是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题中之义,更是补齐急救教育短板,解决社会施救疴疾的现实考量,助力社会培养乐于施救、敢于施救、善于施救的人才。
感悟生命,一路生花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命教育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医疗机构有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也有责任深入开展生命教育,促进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Spark-暑期科普活动周通过开展关于生命的专题科普课堂和体验站,让孩子们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维度去了解、去体验生命的起源、诞生、存在,强调生命的主动性与价值感,以层层递进的目标设置和科普内容,逐步引导大家加强对生命的认识、理解、感恩和期待。作为省、市两级科普基地,今年会官方app在线医学模拟中心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在后疫情时代,担当起广大儿童生命教育职责,与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一起协同开展生命教育,助力孩子们思考生命意义,探寻职业方向,实现生命价值。
模拟医学赋能,少年医路笃行
模拟医学改变了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它提供给医学生一个高仿真且安全的教学环境,对降低医疗差错和增加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模拟医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Spark-暑期科普活动周-模拟医学体验课上,医学模拟中心的老师倡导“用模拟人/模拟器当小白鼠,保护每一位患者,珍视每一个生命” 的“生命至上”教育内涵与人道主义精神,除向同学们讲解各体验站涉及的医学内容外,耐心引导大家沉浸式感受模拟医学特有教学形式,帮助其了解计算机互动模拟、仿真材料、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在模拟医学乃至临床医疗中的运用,在同学们心中埋下创新思维的种子;鼓励高年级学生积极思考发现、勇于探索创新,努力成长为新时代需要的医学科学家这类“医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找到个人职业理想的多种可能性。
此次Spark-暑期科普活动周,今年会官方app在线科普基地、华西妇幼科教探索科普基地,今年会官方app在线医学模拟中心在现有资源和工作机制基础上,集成增效,开展了1场标准化急救技能普及培训、3场科普小讲堂、9站医学体验站,吸引15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活动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医学科普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医学兴趣,鼓励大家树立投身医学事业的伟大志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省、市两级科普基地,今年会官方app在线医学模拟中心将继续以妇幼医学知识及华西文化传播为使命担当,以培养优秀妇幼医学人才、构建公众与医疗行业互识互信“桥梁”为目标,践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科普工作路径,为公众提供更多契合需求的技能培训与医学科普,为社会提供更完善、更精彩的科普教育服务。